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万历明君 > 第57章 稔恶盈贯,记录在案

万历明君 第57章 稔恶盈贯,记录在案

作者:鹤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30 07:37:15 来源:882

北镇抚司是锦衣卫所属司,掌管刑狱,有巡察、缉捕、审问之权,不必经过三法司,尤专以酷刑镇压贪官污吏。

乃是有办案之权,只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

王汝言的案子,是他的下官,向北镇抚司揭发。

这下官名叫许孚远,本是任吏部主事,在今年七月,因以考察浮躁,上疏自陈得失不过,被皇帝亲自批示,降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判官。

此人辜负皇恩,心怀愧疚,便决定到任上好生当差。

但甫一到任,就发现了上官王汝言贪污**,触目惊心,而后许孚远难捱良心煎熬,便暗中收集证据,揭发了王汝言。

许孚远如今正在北镇抚司,当然,不是关押,而是看护了起来。

按理说三法司要过问的案子,不应该将人看护在北镇抚司。

但许孚远为人小心谨慎,只说事关重大,宁愿蹲大牢,也半步不肯离开北镇抚司,生怕遭遇了毒手。

锦衣卫无奈,只能给他好吃好喝看护着。

以至于北镇抚司的大牢中,出现了木桌矮床,好酒美食的奇观。

海瑞来的时候,看到这样一间牢房,都忍不住愣了片刻。

他身侧跟着大理寺少卿陈栋,二人协同办案。

骆思恭落后半步,紧紧跟随,哪怕在北镇抚司,也小心观察着左右。

海瑞推开大牢的门,看向许孚远,口中确认道:“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判官,许孚远?”

许孚远本是倚靠在矮床上休憩,见进来的两人都着绯色官服,立马明白这是朝中大佬。

他忙不迭起身行礼:“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判官,孚远,见过二位上官。”

许孚远不是案犯,只是证人,官身自然还是在的。

海瑞跟陈栋对视一眼,相继拉开椅子坐下。

前者将木桌上的酒食都拨到了一边,拿出卷宗放在了桌上,开门见山:“你检举的王汝言?所为何事?”

陈栋挥手让跟随的吏员退下,亲自拿起笔在旁记录起来。

许孚远作为证人也不用站着,顺势坐到了对面。

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看着二人有些迟疑,确认道:“不知二位上官,什么职司?”

海瑞挺直腰板,端坐回道:“我是督理两淮盐课,佥都御史,海瑞。”

话音刚落,许孚远似被按下了开关一样。

也不等一旁的陈栋说话,当即正了正身形,大声道:“海御史有问,下官知无不言!”

陈栋话到嘴边的介绍,生生咽了下去,干脆闭嘴不语。

海瑞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回话了。

许孚远毫不停留,说起此事来龙去脉:“下官此前是吏部主事,对各地官吏心中大概有些印象。”

“被贬官到两淮后,我看到上官是王汝言,便留了个心眼。”

“我在吏部时曾看过案卷,记得这人,此人在嘉靖年间,本是户部浙江司主事,品级不低。”

“但此后一连三贬,先贬官通州同知,再贬江都、海门,而后更是贬为兴化知县,生生贬到七品。”

“由此可见此人能力,虽然此后因得了李……某位上官赏识,又提拔回了户部。”

“但那位上官致仕后,此人又被贬到了两淮。”

“就这种草包,下官自然要留个心眼,免得被他牵连。”

“果不其然!”

“随后二月,下官暗中观察此人,便发现了此人行事,是何等藐视王法,欺天瞒地!”

他说到这里,咽了下口水。

这铺垫了好一大通,还未进入正题,陈栋只觉此人是不是故意消遣他。

想提醒一句,但审案海瑞为主,他没有开口,自己也不好插话。

反倒是海瑞,皱紧了眉头。

冷声问道:“什么某位上官,我朝哪有无名无姓的官!说清楚!”

许孚远迟疑了一下:“与本案无关,还是不提的好吧……”

海瑞静静盯着他,声音不带任何感**彩:“既然出口了,便应该有名有姓。”

许孚远看了看海瑞,又看了看陈栋。

声音压的极低,近乎嗫嚅道:“是……前中极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李春芳。”

陈栋一惊,顿住了记录的笔,看向海瑞。

李春芳是扬州人,若是牵扯其中不是没可能,但这话实在模棱两可。

毕竟只是提拔,未必与两淮盐课有关。

记与不记都在两可之间,陈栋自然就得问问海瑞的意思。

海瑞面无表情,转过头朝他微微颔首:“记录在案。”

陈栋咬咬牙,将李春芳三字写下后,继续记录了起来。

海瑞又朝许孚远看去:“继续说,王汝言是怎么欺天瞒地的?”

许孚远深深看了一眼海瑞,闪过一丝敬佩。

虽然他是被审的,但这胆魄,也着实没让他失望。

他开口继续说道:“两淮所辖分司三,曰泰州,曰淮安,曰通州。”

“理应,岁办盐引七十万引,存积盐二十一万引。”

“但,下官看过两淮盐库……”

许孚远抬头看了一眼两名绯袍大员,轻声道:“存盐恐怕,不足五万引。”

二人霍然抬头。

陈栋脸色一连数变。

海瑞肃然,一字一顿提醒道:“证人许孚远言,盐库亏空十六万引,记录在案。”

陈栋下笔愈发艰难,记录下来。

海瑞追问道:“盐亏空去了何处,许判官可知?”

许孚远点了点头:“王汝言与盐商勾结,尽数当私盐卖了出去。”

“非止盐库。”

“两淮有盐场三十处,下官视过其余七场,私下问过盐工,每场出盐,较之预定之数,恐怕要倍之!”

倍之,那就是多出了七十万引。

这七十万引正常交税,按理是有四百万两,这个案值,已然是悚然听闻了。

但……陈栋不得不承认,如此才符合常理。

前宋每年一千二百万贯的盐税,怎么到了大明朝就只有二百万两了?

海瑞面色不改,点了点头,提醒怔愣出神的陈栋:“记录在案。”

他又看向许孚远:“盐商将官盐当私盐卖,好处都被王汝言分了?”

陈栋在旁心情复杂,理智告诉他,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如此,区区一个转运使,能吃下多少?

那毕竟是数百万两。

但,他发自内心恐惧着真实答案,这数百万两的案额,要牵扯到的人,他都不敢想象。

许孚远摇了摇头:“此事下官也不甚清楚。”

“不过,以王汝言的日常举止而言,恐怕吃不下这么多好处。”

“再者说,其人到两淮也不久,可此事分明已经旷日持久,形成成例了。”

海瑞听出他有未竟之意。

身子前倾,质问道:“有线索便直言不讳。”

许孚远顿了顿,朝外张望了一下,海瑞会意,示意骆思恭站远一些。

前者才开口道:“是有些传闻。”

“那几家盐商,每到时日,便会给某些高门大户送好处。”

“自家宣称只是人情往来,但坊间都说,这是在分红。”

海瑞追问:“哪几家盐商?哪些高门大户?”

许孚远沉默半晌,似乎在做心里准备,克服自己。

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盐商有些多,我已经列到笔记中了,海御史可以到两淮后按图索骥。”

“至于大户……”

他又朝外看了看,确定没人。

这才接着道:“有魏国公府上……”

话音刚落,陈栋的笔就跌在了地上。

他身子一抖,回过神来。

俯身拾起笔,有些歉意地朝海瑞勉强一笑。

海瑞拍了拍他的后背,没有说话,又转过头示意许孚远继续。

许孚远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一脸视死如归道:“少师兼太子太师,李春芳。”

“少师兼太子太师,徐阶。”

“南京兵部右侍郎冀炼。”

“南京户部尚书曹邦辅”

“……”

每一个人名,都宛如惊雷,炸响在陈栋心中。

不怪皇帝甚至要派兵随行。

这阵仗只是一部分,就骇人听闻到这个地步!

他看了一眼面色毫无变化的海瑞,只觉得佩服万分。

“……”

“南京礼部尚书秦鸣雷”

“驸马都尉李和……”

说到这里,陈栋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许孚远:“等等!”

这一声叫出来,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声音有些干涩沙哑。

见许孚远朝他看来,他才想起自己还没自报家门,下意识补了一句:“本官是大理寺少卿,陈栋。”

他涩声质问道:“驸马都尉李和,分明在京城,如何跟南直隶有牵扯!?”

这话他不得不问,为此,他甚至停下了记录。

没办法,勋贵也就算了,这可是皇亲!

李和是宁安公主的驸马。

宁安公主是世宗皇帝的第三女,也就是当今皇帝的亲姑姑。

七月,才进封为宁安大长公主,皇帝见了都要行礼的人物。

这种人物牵扯进来,真的办得下来吗!?

勋贵、超品老臣、南直隶九卿、皇亲,全部牵扯其中,这案子还怎么办!

许孚远看了陈栋一眼,并没有收回前言的意思,反而意味深长地来了一句:“盐商们也是能进京的。”

陈栋默然,踌躇不已。

一时没了动作。

突然,陈栋只见海瑞有了动作。

后者将他面前记录的卷宗挪了过去,面色温和看着自己:“陈少卿,笔给我,我来吧。”

陈栋抿了抿嘴,没有反应。

过了好半晌,他才伸出手,将卷宗又挪回了面前。

他看着海瑞坚定道:“海御史继续吧,我来记。”

说罢,他将李和的名字也一笔一划地,记载了卷宗上。

海瑞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流露出认可与欣赏。

又看向许孚远:“有证据吗?”

许孚远点了点头,一五一十交代起来。

……

乾清宫,傍晚。

朱翊钧正埋头疾书。

这几月来,他过得比前世累多了。

廷议、御射、两宫请安,这些都是日常。

还要过问两淮、新报、新学院,插手人事,影响京营,实在累得够呛。

终于,朱翊钧将手上东西写完,准备仰起头揉揉眼睛的时候,才发现李进正在一旁掌灯。

他方才入了神竟没察觉到。

朱翊钧随口说了句:“有事直接唤我一声便是,怎么还学起张宏了?”

张宏就是这幅德行,见他做事,从来不会打扰,只有回过神,才会弄点动静出来。

李进恭顺道:“陛下学业为重,内臣哪里敢打扰。”

朱翊钧心里啧了一声,这李进也是越来越恭谨了。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开口问道:“海瑞还在审吗?”

海瑞晌午不到进去的,如今已经是傍晚了,午饭似乎都在北镇抚司牢房用的。

李进点了点头:“是,进了北镇抚司大半天了,没见出来。”

朱翊钧叮嘱了一句:“入夜的时候去提醒一下,家中还有老母等候,早些回家。”

鞠躬尽瘁听起来固然感人,但他还是希望海瑞养好身体,慢慢办事。

许孚远手上的内容,那可太多了,今日定然是审不完了。

王汝言的事,都察院和锦衣卫本就听了些风声。

朱翊钧是从朱希孝口中问出这人,后才暗示高拱,让王宗沐注意此人了。

此后的许孚远,也是朱翊钧特意贬去两淮暗访的。

随行还有北镇抚司的太保,负责调查盐商、士绅。

可以说,这次的料,是下属暗中调查,上官分神注视,北镇抚司民间收集证据,三者相互印证,要人证有人证,要物证有物证。

就盼着靠这个撕开两淮的口子了。

材料多,证据多,涉及到的人也多,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审完的。

不妨去了两淮慢慢审,也不急于一时。

他已经暗示过海瑞了,以缓而长期为前提,以王汝言为支点,以盐商为抓手,持续向两淮推进。

只是没想到,海瑞办起案来,一头闷进去就是废寝忘食。

李进应了一声,却没立刻离开。

朱翊钧这才想起他有事,摆了摆手,直接问道:“什么事,说罢。”

李进小心道:“孙一正的事情,有眉目了。”

朱翊钧立马扭头看着李进,等着下文。

孙一正这事吩咐下去好久了。

此前冯保抄家,本打算让李进去的。

但彼时为了从内阁手上要几个关键位置,不得已做了让步,承诺不随便使用特务政治——当然,朱翊钧也怀疑,是不是张居正有什么黑料在冯保手上,这才非堵着不让锦衣卫出马。

总之,最后这活给外朝接去了,落在了顺天府尹孙一正手里。

但这孙一正属实不知死活,就抄出来六万两,把皇帝当叫花子打发。

不查他查谁?

他当时就吩咐东厂领头,锦衣卫配合,暗中调查起来了。

朱翊钧都差点忘了这事,没想到现在有了结果。

李进一五一十汇报起来:“内臣多番查访,有了个大概的数。”

“冯保府上的现银,大概确系只有八万两,不过字画、珠宝、玉石远远不止这个数。”

朱翊钧身子前倾,面上聚精凝神,仔细听着。

若非是要查具体数目,也用不了这么久。

李进继续道:“大略估计,折合起来有十三万两左右。”

朱翊钧破口大骂:“孙一正!真一孙!”

“这个狗日的,湖广矿税案还没跟他算账,现在还明目张胆欺到朕的头上了!”

“真是无法无天!”

湖广的矿税案,孙一正便是湖广布政使,如今到了顺天府还不知收敛!

朱翊钧霍然转头,盯着李进:“他背后是哪尊大佛,这么不怕死!?”

自己这个皇帝,能不能找回场子,还真不好说,具体也得看情况。

李进小心翼翼道:“这事,还没查清楚,不过……”

朱翊钧一言不发,等着他回话。

李进吞吞吐吐,小心作态道:“孙一正此后,到元辅家去了一趟。”

“随后,又给驸马都尉,李和,送了一马车货去。”

“还有国丈家,也没落下。”

朱翊钧一滞。

追问道:“给元辅送财宝了?”

张居正可不厚道,自己一再提醒他,却还不给面子。

难道非要收完最后这两个月,等万历元年再收手?

李进摇了摇头:“被元辅赶出来了,财物也一并退了回来,而后孙一正便将财物送去了张四维家。”

朱翊钧这才舒缓颜色。

张居正不拆台就行,张四维反正免不了一死的。

他追问道:“李和又是怎么回事?”

李和这驸马,是他的亲姑父。

李进迟疑道:“李驸马亲自接见了孙一正,据说,孙府尹送了不少珠宝,大长公主也非常欣喜。”

朱翊钧暗恨。

亲侄子的家底也掏,这些人真是不将他放在眼里!

这就叫盘根错节。

区区一个抄家,就能牵扯到首辅、晋党、大长公主、国丈,水面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

这就罢了,湖广的矿税案,必然比这更加盘根错节。

七月就派了人去,到现在都还没有消息。

他都怀疑接下来是不是要接到死讯了。

好在本月回了奏,说是情况复杂,还在勘查。

朱翊钧神色阴晴不定。

过了半晌,才吩咐道:“去,给朕这位姑姑送半枚玉环去。”

“就说,朕虽然手中拮据,却也记得谁是亲人,听闻姑母喜爱玉器,朕也没有吝惜之理。”

李进正要退下,朱翊钧又叫住了他,思虑良久,又补充了一句:“孙一正的事去说给元辅,就说,朕要让吏科都给事中栗在庭,亲自考成此人。”

李进又等了等,见上方终于再无言语,这才缓缓退了出去。

一万字,黑子说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