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442章 搁浅,被弹劾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442章 搁浅,被弹劾

作者:不知未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20 01:42:15 来源:882

第442章搁浅,被弹劾

随着时间进入五月份,辽东的旱情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本来正是草木疯长的时节,可是田间的庄稼却是一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样子。

百姓们面对这种情况,只能不辞劳苦的从河中丶井中引水浇灌。

可是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河中和井中的水位也在不断下降。

时间一天天过去,朝堂上延平帝还在收拢权柄,辽东的旱情越来越严重。

而杨正山心中的烦躁越发的浓郁。

辽东的旱情逐渐严重起来,重山镇的旱情也露出了端倪,虽然重山镇的旱情比较轻,但带来了影响也是很大的。

六月初八。

杨正山骑着红云,带着十名亲随,在工程科副都事严华的带领来到重山关东北方迎河的河畔。

「侯爷!就是这一段!」

严华指着河道,面色沉凝的说道。

杨正山望去,只见河道中停着三艘中型福船,面色也变的凝重起来。

严华本是蓟州知州衙门的一名文吏,其精通河道疏通,多次参与蓟州境内的治理河道的任务。

去年,重山镇需要疏通迎河河道,就将他从蓟州挖来了,而疏通迎河河道的工作就是由他主持的。

可是现在这河道中居然有三艘船搁浅了,搁浅也就罢了,关键是还把河道给堵了,让后面的船无法抵达重山关北边的码头。

要知道这些船上运载的都是粮食,杨正山现在最看重的就是粮食,现在粮食无法运到码头,他自然要亲自过来看看。

「为什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杨正山面色不愉的说道。

严华有些苦涩的说道:「河道的水位下降的太快了,今年的水位比去年下降了将近三尺!」

去年河道勘察的时候,他也是全程参与的。

哪里的河道比较浅,哪里的河道比较深,他都了然于胸。

河道比较浅的地方,他们都进行了加深。

按照往年迎河河道的水位,这里是绝对不会让船只搁浅的。

可是今年迎河的水位下降严重,这是他们完全没有料到的。

杨正山眉头紧皱,问道:「如果现在紧急疏通,那迎河内还能让船只航行吗?」

这河道去年刚刚疏通的,今年才用了不到三个月。

玛德!

杨正山真想骂人!

去年他可是花费了上百万两银子,动用了八千多人,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将这条河道疏通,结果关键时候,这河道居然歇菜了。

杨正山想想就感觉心中的怒气嗖嗖直冒。

好在他知道这不是严华等人的问题,并没有将怒气发在严华身上。

「疏通可以,只需要两个月即可,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水位还会不会下降,如果水位继续下降,那就不是这一段河道的问题,而是整个迎河河道的问题!」严华深吸一口气。

杨正山是知道迎河的水位会继续下降的,因为未来两个月内,重山镇中部丶东部都没有大雨,没有雨水的补充,迎河的水源就只有重山镇山上的山泉和雪山融化的水。

这也就意味着就算是疏通了这段河道,迎河依然无法让船只航行。

而比起航行,更麻烦是迎河会不会断流!

要知道重山镇还有千里农田需要迎河的河水来浇灌。

如果迎河断流,那千里农田怕是要绝收。

「迎河会不会断流?」杨正山问出心中最担心的问题。

严华微微摇头,「应该不会,根据下官的勘察,迎河上游的水源并没有减少,最起码归宁城往西的水流并没有减少,只是因为下游的天气过于炎热,致使下游水位下降!」

「所以就算是水位会继续下降,应该也不会让迎河彻底断流!」

「不过,如果从河中取水增加,那下游的水位可能会见底!」

取水增加,自然是为了灌溉农田。

天气炎热,河水蒸发快,河流水位会出现降低,但实际上水位降低的主要原因还是两岸取水量的增加。

杨正山听了他的解释,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

无法行船,他勉强还能接受,可若是断流,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罢了,让人先想办法将河里的船弄出去,另外封闭河道,不要再让大船进入河道!」

杨正山吩咐道。

「喏,下官这就去安排!」严华应道。

杨正山转而又跟身后的亲随吩咐道:「通知一下钱粮科丶商科以及腾龙卫那边,以后粮食的运输不能再走河道了,让他们走陆路!」

粮食采购不能停,不但不能停,还要增加采购的数量。

既然河道不能走,那就走陆路。

从腾龙卫走陆路运输到重山关,只算是稍微麻烦一点,运输成本会增加一些,但杨正山已经顾不上这点蝇头小利。

辽东的旱情显现,辽东丶重山镇已有不少粮商猜测今年的旱情会很严重,正在大力收购粮食,并且抬高粮价。

天灾只是老百姓的灾难,对于官宦权贵和富商来说,天灾反而是他们大发横财的好时机。

在普通百姓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他们会夺走百姓最后的财富,比如田地丶儿女,甚至百姓自身,让百姓成为他们的奴仆。

回到总兵府,杨正山还没有坐下,丁秋就找了过来。

「老爷!京都急信!」丁秋将一封信递给杨正山。

杨正山神色微动,打开信看了起来。

信是武铮派人送回来了,如今杨家在京都有侯府,武铮打探朝堂上的消息更为方便,每天早朝发生了什麽,他几乎都能打听清楚,甚至一些皇城内的事情,他都能打探到一二。

信虽然是今天送来的,但内容却是三天前发生的。

三天前一封奏摺送到御前,为平远按察副使宁东升所奏,内容为弹劾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重山镇总兵,靖安侯杨正山。

弹劾内容洋洋洒洒上千言,历数杨正山犯下的罪名,从杨正山在腾龙卫建造盐场,发展海贸开始,到杨正山在重山镇开办玻璃作坊,罪名以权谋私,贪财敛财,与民争利。

奏摺中还提到杨正山指使重山镇总兵府在辽东大肆收购粮食,致使辽东粮价飞涨,致使民怨沸腾。。

还说杨正山正在招兵买马,意图谋反。

洋洋洒洒千言,将这些年杨正山做过的事情几乎都历数了一遍,都按上了罪名,而且还把谢渊丶韩承丶乌重辙丶余通海等与他关系亲近的人全部都牵扯到其中,可谓是无所不包,还刀刀见血。

这是要致杨正山与死地啊!

武铮信中的内容自然没有奏摺上的全部内容,但对奏摺上的内容总结的很详细。

当杨正山看完后,面色刷的一下阴沉到了极点。

这个宁东升他认识,在他升任腾龙卫指挥使的时候,宁东升就是辽远的巡按御史,且与腾龙卫的兰家关系莫逆。

当时杨正山当着宁东升的面将兰家拿下,可谓是一点颜面都没给宁东升留。

而如今宁东升升为平远省按察副使,没想到居然会上奏弹劾杨正山。

其实这些年杨正山没少受到弹劾,当初在腾龙卫,他做的那些事不是什麽秘密,也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不少官员都上奏弹劾过他。

不过那时候有承平帝给他撑腰,他自然什麽都不怕。

这是延平帝登基之后,他第一次受到弹劾。

也不知道延平帝对他是个什麽态度!

杨正山眼眸微垂,沉思了稍许,说道:「你立即带人前往平远,查一查按察副使宁东升背后有什麽牵扯!」

「喏!」丁秋应道。

杨正山又提醒道:「小心点,这段时间平远那边怕是不会很太平!」

丁秋点点头,尔后抱拳告退。

等他离开,杨正山又看了一遍信件,然后将信件点燃烧掉。

能够打探到御前的消息,这种事肯定不能流传出去。

若是让延平帝知道,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至于武铮是如何得到这些消息的,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麽难。

宫中的太监也喜欢银子,而武铮在京都也有七八个年头了,在宫中收买一些太监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弹劾的事情!

这事可大可小,主要还是要看延平帝对杨正山的态度。

如果延平帝厌恶杨正山,那不管杨正山做什麽,延平帝早晚都会拿下杨正山。

可若是延平帝能像承平帝那样信重杨正山,那这些弹劾就是一堆废纸。

杨正山有些摸不透延平帝的态度。

要说延平帝对他有多信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他只见过延平帝一面。

不过杨家与俞家结亲,延平帝不可能不知道,延平帝既然没有阻止,想来对杨正山是没有恶感的。

毕竟俞家是外戚,若外戚惹出了什麽麻烦,皇后脸上也无光。

而皇后受到难堪,延平帝估计也不会好受。

至于宁东升所说的那些罪名,其实都不是什麽问题,唯独有点麻烦的反而是大肆收购粮食这件事上。

辽东的粮价飞涨,主要原因是旱情带来的影响,是粮商在暗地里抬高粮价。

因为总兵府收购的粮食很少有来自辽东的,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南丶李盛王朝和德盛王朝。

当年李盛王朝的崔洪涛来腾龙卫请求用金银矿石换取粮食,那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李盛王朝早已不缺粮食,反而是腾龙卫用各种物从李盛王朝换取粮食。

至于德盛王朝,其孤悬大海,各种物资都比较短缺,而大荣的很多商品都很受德盛王朝的欢迎。

以大荣的瓷器丶丝绸丶茶叶等等换取德盛王朝的粮食,德盛王朝自然是乐意至极。

大肆收购粮食的事情,杨正山无法跟延平帝解释清楚,所以这就成为了最麻烦的事情。

杨正山想了想,觉得还是先等等朝堂上的反应再说。

现在不能自乱阵脚,延平帝的态度还不清楚,他若是自乱阵脚反而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不过朝堂上的局势变化要盯的紧一些才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