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 第 27 章 桓公三年(2)、四年

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第 27 章 桓公三年(2)、四年

作者:万年眉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30 16:36:09 来源:882

若是平时,众人指不定要询问一番赵姬是为何人,然而此刻他们都顾不上了。当那名与庄姜颇有几分相似的女子出现在她身后时,鲁侯允差点便要失去理智地冲上去。

寤生和冯尽管都挂着瞧好戏的神情,却也第一时间上前制住了他——无论如何,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动手,着实是太难看了,哪怕他们也不是不能理解允的愤怒。

不过大抵是因为先见过了息姑,允对于妻子的怨恨远没有死亡当时那般深重。他大声喘着粗气,压抑住自己的愤怒哑声问道:“你若不愿留在鲁国,自可以绝婚归齐,齐鲁世代姻亲,绝不会因此而关系有损。”

他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像是在极力地忍耐什么:“何必害我性命?”

【正常的结婚仪式是订婚之后,男方亲自上门迎亲,然后把女方带回本国,再祭祀太庙,这是一个完整的仪式。但之前说过诸侯可能会让大夫前去迎接,鲁桓公就选择了亲至边境但不入齐国的方式,由公子翚代他前往齐都。】

【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意外,因为齐僖公亲自将女儿文姜送到了鲁桓公所驻扎的讙地,很明显这是不符合礼法的。而婚姻是礼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前就说过郑公子忽“先配而后祖”的无礼行为,被认为是他后来厄运的一大缘由。】

【送嫁的规格的高低首先与女子的夫家有关,取决于对方是小国、敌国、大国还是天子;其次与女子的身份有关,她是国君的姐妹或是女儿决定了规格的高低,需要注意的是,姊妹的地位是高于女公子的。】

【但总而言之,哪怕是嫁与天子,也绝对没有诸侯亲自送婚的道理。古代学者对此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即“尊者无送卑者之法”。所以齐僖公亲自送女儿出嫁而与鲁桓公相见这件事,是极为反常的。】

【如果不是年份不大对,齐襄公还没有上位,总觉得是他送妹妹出嫁,这件无礼的事情才显得比较合理,毕竟谁都知道他们兄妹两个关系不大正常。】

“不大正常。”庄姜细细咀嚼着这几个字,有些不以为然,“为什么说他们关系不大正常,婚前不正是肆意妄为之时?”

她发出了这样一串弹幕。

冯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的动作,最后点点头,像是学会了。武姜在心中无奈叹气,罢了,大事上宋公冯应该还是知轻重的。

【婚前肆意妄为确实不奇怪,但和自己的亲兄弟姐妹还是比较少的。虽然无论是古代埃及还是古代日本,兄弟姐妹都曾经是唯一合法配偶,而我们的神话里,伏羲女娲也是兄妹为夫妻。但周人不是讲究同姓不婚嘛。】

【说起来其实按照人类学的研究,婚姻形态是有几个阶段的,当然这个不是文化上的概念,而是生理上的夫妻和婚姻。从最开始的百无禁忌,接着班辈婚区别了辈分,防止父母子女之间相交。】

【接下来开始族外群婚,一个部落的男人和另一个部落的女人都是彼此的夫妻。由于这个时期所生的孩子是完全属于母亲部落

的,所以也排除了血亲兄弟姐妹间的关系。】

【再走向对偶婚,同一时间只有一男一女维持着不稳定的夫妻关系,最后变成稳定的一夫一妻。具体形态存在差别,但大略是这样的步骤。这个男性配偶逐渐稳定的过程也伴随着男性私有财产继承权的确认。】

【周朝的这个媵婚制,以侄女和妹妹为陪媵一起嫁给异姓男子,其实就有点类似于族外群婚这个阶段。至于为什么要排除血亲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只能归结为古代人朴素的智慧?】

文姜自始至终站在庄姜的身后没有开口,她一直看着自己的丈夫,直到对方无力地闭上眼,才终于说道:“嫁与你的这些年里,我和诸儿未再见面。”

“我与他确有暧昧关系,但那本是与你成婚之前的事情。便就是十八年时被你知晓我二人旧情复燃,最多不过绝婚罢了。仅仅因为你对此事感到愤怒就生出灭口之心,实在过于大费周章。

“诸儿为什么想要杀你,你真的不知道吗?”

允心底对这些事自然有所揣测,但他始终觉得齐侯诸儿最终动手的理由少不了他妻子的这一份。然而文姜所言亦是合情合理,他并没有多余证据,只得暂时按下了怒火。

他左右看了看,示意寤生和冯放开他,接着掸了掸衣袖,走到沙发边坐下。就武姜看来,反倒比息姑在时的状态显得更平静些——大抵是不愿在文姜面前露了怯。

【哦对了这里要强调一件事,文姜和前面的武姜、庄姜不同,后面两位都是用的丈夫的谥号和自己的姓组合,文姜的话,丈夫谥“桓”,“文”大概率是她自己的谥号,所以时人对她的评价可能并不太低。】

【关于先秦女性如何称呼,其实比起男性要简单一些。按《礼记》记载除非有意结成婚姻,否则女子的私名不为外男所知,通常以姓代称。但是仅有姓不足以分辨,所以在姓之前加上诸如娘家或夫家国名、排行、丈夫或自己的谥号等。】

【青铜器铭文也基本遵照这一原则,不过有时会出现女性私名,然后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按照我们现在的习惯来“姓 名”模式称呼她呢,还是按照铭文的“名 姓”格式。在实际的使用中,两种情况其实都是存在的。】

【好,婚姻主题暂时告一段落,文姜的故事也等到鲁桓公十八年再细说。我们还是按照时间继续,在鲁桓公与文姜结婚的这一年,剩下的事情都比较零碎。比如去年鲁国伐杞,今年杞君来求和了。】

文姜与庄姜其实并不太熟悉,但她们本为姑侄关系,此处也只有她们两个齐人,便坐在了一起。

庄姜压低声音,只入两人之耳:“鲁侯允之事,当真与你无关?”

被问及之人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再比如齐国和卫国结了个盟。但准确说也不能算结盟,因为结盟要歃血,齐侯和卫侯只是做了约定,所以称作“胥命”。以我们今天的观念,发誓肯定比不发誓的规格和可信度都更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是一个

语言上的小小悖论,比如规定“毋以妾为妻()”的前提一定是有人以妾为妻;越缺什么越要说有什么,这里也是一样。歃血为盟多么郑重,背叛誓言要受到惩罚——然而如果真没那想法,根本不会考虑背叛誓言的后果这件事。】

【所以胥命,其实意味着更深的信任,齐国和卫国就是在效法古人不结盟只做约定。这里的古人,当然指的是当时人心目中的古人,基本属于传说时代了。孔子总爱讲三代圣王如何如何,厚古薄今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的文化习惯。】

“倒真是如此。◤()『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冯做深思状,“大夫们每次劝谏寡人都要言及古圣王如何,但寡人又不是古圣王,很难与他们一般德行高尚啊。”

寤生顺势嘲讽道:“强迫邻国以庶为嫡,确实德行甚是有亏,你对自己的认识尚且清晰。”

公子突面色不太好看,他看向自己的兄长,却恰逢对方同样望了过来。二人的视线一错而过,各自垂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桓公三年的最后一件事,体现的还是当时贵族女性的地位。之前讲息姑母亲声子的时候说过,夫人被称作小君或君夫人,她在礼法上享有和诸侯相同的待遇。不过只是待遇相同,并不代表拥有相同的权力,毕竟她往往联系着她的母家。】

【然而一旦她的丈夫死去,不论即位的是否是她的儿子,她都会顺利成为母夫人,这时候她就有了某种和诸侯抗衡的能力。前有武姜帮助小儿子谋逆,这好歹对付的郑庄公还是她亲儿子,母亲对儿子有天然的立场优势。】

【后有文嬴以退为进,骗晋国放回了自己娘家秦国三位战败的大夫。文嬴可没有儿子,只不过她是晋文公的夫人,所以晋襄公的亲生母亲也越不过她去。哪怕她使计为娘家谋利,也无人能奈她何。】

【当然,若是国君足够有能力,自然也会限制母夫人对自己的影响。但是芮国的国君万并不能对抗他的母亲,以至于只是因为母亲芮姜厌恶他宠侍过多,就把他逐出了国,芮伯万于是跑到魏地居住。】

“嬴姓,秦国。此女之前说过,周后乃秦之天下。”武姜若有所思,“不过西戎之国耳,未曾听闻些许不同。”

冯听到武姜的话,又偏头看着那个能与后人沟通的机关,抬手按了上去:“敢问周之国祚何时而止?新王何日代之?”

【前一个问题很难说诶,东周后期天子实在是比较落魄,怎么判定东周结束是个问题。但是新王何日代之这个问题很简单,公元前221年,也就是《春秋》的起始鲁隐公元年差不多五百年后。】

“五百年,足够秦从一蕞尔小国成为天下之主。”寤生感叹道,“若寡人能活五百年,郑国想必也——”

他没有继续往下说,但在场之人无不明了他言下之意。

寤生先是嫌弃地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再瞪了冯一眼,不过随即又洒脱地笑起来:“罢了,谁人不作此想,然国之兴盛与否从来不是一代人能决定的。”

“不知来日秦人是蒙哪位神明之幸,真是教人羡慕啊。

()”

“郑公真是……”冯难得露出了感佩之色,而并非一贯的夸张戏谑,但下句话立刻将他打回原形,“但寡人也未曾后悔过当日所为。”

公子忽接口道:“本是孤无能,与君父及突都无甚关系。”第一次,他提起这件事时神色平静。

【关于芮国的历史其实没什么记载,哪怕《竹书纪年》也记载了相同的芮伯万被母亲驱逐的事迹,但这次甚至连理由都没有了。而接下来的桓公四年,《左传》第一次提到了秦国,写秦国伐芮,却因为小看对方,最终败给了芮国。】

【于是秦国去魏地抓了芮伯万,什么天降黑锅啊,都被亲妈夺了君位了,还要被抓去当人质和筹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芮国的下一次记载在桓公九年,芮伯参与了伐曲沃的战争,然而十年又说秦国帮芮伯万复位。】

【所以前后的两位芮伯绝对不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前者应该是由芮姜所扶持的另一位芮君——周的统治秩序之下女性完全没有继承权,血缘更是一个诸侯国维系的根源,外姓夫人哪怕有娘家支持也绝对没有机会和立场染指。】

【除非她有代理人。所以合理推测的话八成就是和武姜类似的模式,扶植一个小儿子取代大儿子的地位,至于小儿子是不是亲生的其实不太重要。不过很明显,芮国的这场母子之争中,芮姜先胜,又由于秦国的参与,最终落败了。】

说到这里,小疯难得又抽出了地图,大略地比划了一下。

【芮国在今天的关中平原南部,陕西省境内,距离秦国并不太远。大概就好像之前郑庄公要让许国给他保护边陲,秦国对芮国也打着类似的主意,因此才要扶植一个对秦国有好感的国君?】

【注意注意,上述这条观点纯属瞎猜,毫无文献记载可言,听过就算哈。】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鲁桓公五年,周桓王他,又双叒叕给郑庄公搞事了。当然,他自己可能不这么觉得。有一句话虽然这时候还没有出现,但是应该会很符合他的心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