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胡宇伦 > 经营38年的王守义,把十三香卖到全国,为

胡宇伦 经营38年的王守义,把十三香卖到全国,为

作者:胡宇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25 12:17:40 来源:882

经营38年的王守义,把十三香卖到全国,为何现在卖不动了?

小李说财经

2024-08-0917:34江西

关注

“王守义十三香”凭每包8分利润成国民级调料品牌,创始人王守义坚持薄利多销,未上市未涉足资本房地产。子孙背离遗愿涉足多行业失败,现“十三香”盈利不佳。集团通过内部管理、打假、多品牌发展等补救措施,虽创造20多亿营收,但复兴之路未完。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以微薄利润,年收20亿!”

想象一下,一个调味品品牌,单凭每包仅赚取8分钱的利润,竟能达到20亿的年营业额。

它就是人尽皆知的国民级品牌“王守义十三香”,也是中国最早的复合调味品品牌之一。

“十三香”集团的创始人王守义在60岁时,只用100元的启动资金,把它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调料行业的龙头老大。

王守义临终前表明:“不进行上市,不涉足资本运作,更不进入房地产市场。”

然而,他的子孙却背离了他的遗愿,他们投身于房地产、开设火锅店、涉足金融,却唯独忽视了“十三香”的发展。

随后,他们涉足的其他产业纷纷失败,“王守义十三香”也逐渐衰落。

尽管第二代掌门人王银良试图挽救局面,但现在,“十三香”的盈利仅是海天味业的十分之一。

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经风靡一时的“王守义十三香”究竟经历了什么?这个曾经的行业翘楚还能重现辉煌吗?

“王守义十三香”的创立并非出自王守义本人。

王守义的先辈曾是官员,他们在河南开设药铺,研发出一种秘制调料,在京城名声大噪。

这种调料后来被引入皇宫,供皇家御用,普通百姓难以触及。

清朝末年,王守义的祖父历经坎坷,最终将这一秘方从皇宫带出,王家带着这一秘方流浪避战。

直到祖父年迈,这一秘方才传至王守义手中。

当时,这份秘方仅供王家自用,王守义并未考虑将其商业化。

1959年,大饥荒爆发时,王守义一家生活困苦,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决定将秘方改良并出售,使其更适合现代人口味,同时保持每包售价仅几分钱。

这便是“王守义十三香”的起源。

由于家中无车无马,王守义用两个筐和一根扁担,沿街叫卖“十三香”。

借助他的勤劳,“十三香”最远售至石家庄,最南至驻马店,为了增加可信度,王守义向消费者承诺满意退货,并在每包调料上印制家族标志。

如此,“十三香”销量日增,王家的生活逐渐改善。后来,随着全国实行供销社制度,王守义暂停了商业活动。

1984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王守义在儿子的劝说下,决定重新开业。他们动用家中所有积蓄100元,在驻马店开了一家小作坊。

从此,王守义开始了无休止的工作生活,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出摊,一天到晚,回家时常累得无法言语,只能用手势交流。

尽管如此,王守义并非每天都能赚钱,有时一天的收入还不够全家的日常开销。

但他依然坚持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甚至在春节也不休息。一年春节,本打算休息,想到节日期间生意好,他又重新开张。

王守义的不懈努力最终打开了“十三香”的市场。

“十三香”品质上乘,价格亲民,一包仅需十分钱,加入食物中,味道鲜美异常,逐渐成为许多家庭烹饪的必备调料。

随着生意的好转,王守义的儿子王银良决定辞职,加入父亲的生意。

有了儿子的帮助,王守义计划扩大业务规模。

他重新设计了“十三香”的包装,并于1987年成功注册商标。

此后,王守义建立了兴隆堂十三香调味品加工厂,小作坊由此成为了大工厂。

到了1998年,“王守义十三香”已经发展成一个注册资金8000万、年销售额达4亿、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的商业帝国。

但鲜为人知的是,一盒40克的“十三香”利润仅为8分钱,它完全依靠高品质和“薄利多销”的策略,实现了亿级的销售额。

2003年,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5亿元。

同年,王守义去世,在他临终前,他担忧后人不能妥善经营企业,因此立下“不上市,不从事资本运作,不涉足房地产”的遗愿。

但遗愿终究被破坏。

王家第一个违背规定的是王太白,家族的第三代成员。

他是集团第二代负责人王银良的侄子,被视为未来的接班人。

在英国留学期间,王太白动用家族提供的几千万,在曼彻斯特购买了十几处房产。

他原本希望通过此举证明自己的投资能力,但不幸的是,遇到了金融危机。英国房价暴跌,他手中的资金蒸发了三分之二。

但他依然不愿放弃,将家族提供的400万元创业基金投入其中,结果,王少爷遭遇彻底的失败。

之后,他只能低调回国,从事家族业务。

虽然王太白在房地产市场失败,但他的行为激发了王家后代的守业**,他们开始尝试多种业务,包括金融、啤酒、造纸、包装、食品原料等。

而作为第二代领导者的王银良,内心亦充满野心,他渴望寻找更多赚钱的途径。

2008年,澳门豆捞火

锅在全国风靡,这是一种将食材从工厂直接供应到店面的连锁模式,这给了王银良启发。

“十三香”每年能销售超过亿包,在餐饮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餐饮还可以推广调料的销售。

王银良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郑州开设了一家豆捞店。集团内部对此寄予厚望,计划在全国开设500家豆捞火锅店。

但现实并非如此理想,尽管“十三香”在郑州销量良好,知名度也高。

但这家火锅店开业后,客流量一直不佳,两个月后只能关闭,而500家店铺的计划也随之终止。之前参与火锅店项目的公司高管,也相继辞职离开了公司。

此外,“十三香”集团还尝试了许多其他“副业”,包括建筑设备租赁、房地产项目、商贸公司、纸箱公司等,还与国内时尚品牌合作推出联名卫衣。

但这些项目最终都未能引起太大波澜,注册的公司也被集团逐步关闭。

“十三香”多次尝试多元化发展,却屡次失败。王银良不得不回归主业,但这时调料市场已大不如前。

2009年,中国外卖市场起步,小餐馆和连锁餐饮对复合调味料的需求大增。

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从35.5亿元增长至约1500亿元。

各种调味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鸡精“巨头”太太乐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份额,河南的仲景食品凭借香菇酱的热销,市值一度突破百亿。而“十三香”则被挤到了市场的边缘。

为了挽回市场份额,王守义十三香开始回归初心,专注于内部管理。

2016年,集团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一体化综合生产大楼,引进了来自德国的高端设备,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集团董事长王银良在多年经营中意识到,设备的专业化固然重要,但人才的专业化更为关键。

他采取了“去家族化”的措施,在集团内部。

他将财务、销售等核心岗位上的家族成员撤换,采用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拔的方式进行补充。随后又解雇了高层中的一些亲戚,聘请职业经理人替代,并通过成立公司的方式集中权力,减少了两个弟弟的股份。

这些改革后,公司内的家族成员仅剩王银良一人,他独自承担重任,建立了阶梯式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使企业结构更为简化,业务更加专注。

此外,王银良全心投入到集团的发展中,只要他在公司,就会去食堂,与员工一起用餐,沟通交流。

员工提出的问题,他立即解决,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与此同时,“王守义十三香”在质量控制上从未松懈。

当市场上许多调料品含有添加剂时,“十三香”依然坚持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料和产品。

“十三香”的花椒必须来源于四川,辣椒来自海南,草果来自云南,大茴和桂皮来自广西,砂仁和山奈来自广东等,一旦发现来源有误,绝不允许进厂。

在生产车间内,有一条自主开发的大型纯天然调味品加工生产线,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质量管理和生产动态监控。

一位十三香的供应商表示:“王守义对供应的原料要求非常严格,对供应商实行‘分承包方评定制度’,每年进行考核评审,一旦不达标,就坚决取消供货资格。”

通过一系列的“补救”措施,“王守义十三香”的情况相对乐观。

在同行的激烈竞争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下,2020年,“十三香”还是创造了20多亿元的营收。

但“十三香”的复兴之路尚未结束。

“十三香”王银良曾说:“十三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是通过打假实现的。”

“十三香”的配料简单,易于获取,因此从80年代开始,市场上就存在许多假冒产品。对此,王守义认为假货不仅损害品牌,更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他绝不姑息。

从那时起,“十三香”集团在打假上的投入超过2000万元,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假货近百起。

集团还注册了“十一香、十二香、十三香、十四香、十五香、十六香、十七香、十八香”的商标,以此防范假冒。

而如今,“十三香”的打假行动仍在继续。

同时,集团也在努力打破单一“爆款”的局限。

除了“十三香”,公司还推出了火锅料、饺子料、鸡精、麻辣鲜等30多种调料,还注册了十一香、十二香、十四香、十三鲜、炖炖香等多个品牌。

尽管产品种类增多,但这些新品种并未带来太多收益,“王守义”最受欢迎的产品仍是传统的“十三香”。

数据显示,“十三香”虽然只占全部产品份额的一半,但公司近九成的收入都来自于此。

这对“十三香”的盈利构成了一个艰难的局面。

在电商兴起之际,“十三香”也尝试进入电商市场,为此成立了电商公司,但长期以来,业绩一直平平。

相较于其他同类品牌,例如河南的仲景食品,不仅线下市场表现出色,电商和直播平台更是表现亮眼,凭借每瓶售价

12元的香菇酱,仲景食品甚至登上了创业板。

“王守义十三香”未能抓住电商“红利”,只能依赖日益减少的线下销售。

纵观“王守义十三香”的发展史,从小作坊起步,花费十几年时间成为行业领头羊,它所依赖的从不是运气,而是坚持高品质和不懈努力。

正如王银良所言:“调味品属于小产品、小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必须坚守诚信,我就是诚实待人、对待产品、对待客户,我最大的依靠就是诚信。”

有句话说:“质量和信誉是企业的生命”,这不仅是“十三香”的企业理念,更是我们中国企业应坚守的正道。

毕竟,只有高质量才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