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68章 逐渐清晰的新坦克(4k)

高振东这个时候,也把记忆里面的东西基本上想清楚,组织好了,没办法,记忆太过庞杂,已经类似超忆症了,又不像电脑,有索引。

见大家对他这个说法都有点诧异,高振东道:“不上,是现在不上。不是完全不上,是指要保留上导弹的可能性。”

但是在这里,大家没有注意到高振东说的是“上导弹”而不是“上反坦克导弹”。

知道高振东这么说,必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大家等着他继续发言。

“现阶段来说,反坦克导弹的作战效能,在其射程范围内并不比坦克炮好,甚至由于导弹飞得比炮弹要慢,其战场适应性甚至要比坦克炮低。对于坦克来说,既然已经有了那门炮,导弹就没什么必要了。”

其他人对于导弹的细节并不清楚,不过对于导弹飞得没有炮弹快这一点还是明确的,尤其是新搞的翼稳脱壳穿甲弹。

“嗯,有道理,坦克炮可以打一炮就跑,可反坦克导弹还得盯着看。”

“反坦克导弹飞两三千米可能要十多几十秒,这期间坦克完全干不了其他事情,甚至连撤退都没办法。”

“对啊,而且导弹发射无疑已经暴露了目标,在这段时间内,坦克就基本上成了靶子。”

这个时候的反坦克导弹,是没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的,这意味着一旦导弹发射,坦克就得盯着目标看,一直到命中为止。

高振东补充道:“反坦克导弹的备弹量,也完全不能和炮弹相比,相对来说,我对于现阶段的反坦克导弹的看法,还是更倾向于作为步兵以及其他轻型装甲车辆、甚至无装甲车辆的反坦克手段来使用,不建议作为坦克的反坦克武器。”

高振东这席话,无疑为反导派提供了依据,其中一些东西,比如备弹量这些,本来就是他们已经发现的问题。

不过说到这里,高振东话锋一转:“不过,导弹毕竟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先进武器,在我看来,坦克带导弹,并不是为了在主要交战距离上对敌方坦克使用的。”

这话把大家都说得有点莫名其妙,不打坦克,那用来打什么?

高振东笑道:“导弹成熟后,可以用来补充坦克主要交战距离外的火力,比如3千米至5千米这段距离,这样一来,我们的坦克就有了一种先敌开火的手段,这对于作战来说是很有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支援步兵攻坚的一种补充手段。”

高振东没说的话是,等到武装直升机出来,就算坦克头顶那挺12.7,在装甲厚重的武装直升机面前也只是一条小水管,这个时候就到了争夺“一树之高”的时候了,有了导弹,至少不会让坦克完全被动。

有人问道:“高总师,那这么全能的导弹在哪儿呢?”

高振东笑道:“不是说了嘛,还没成熟。所以才要留下未来装导弹的可能性啊。”

罗总沉吟了一下:“高总,为了未来的可能性,现在就在坦克上面搞出一些冗余设计,甚至为此要做出妥协,是不是代价有点大了。”

这个话,让很多人也纷纷点头,毕竟现在底子可不宽裕,能省则省。

高振东笑着摇摇头:“不用专门搞什么冗余设计,我说的留下可能性,更多是思想上的,也就是我们要留下这根弦,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记得补上去而已。”

这话一说,罗总就觉得合理了,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嘛。

还没等他开口赞同,高振东却又话锋一转:“至于下一代坦克,不用专门给导弹留什么接口和余地,本来就有的。”

罗总他们被高振东这山路十八弯转得晕头转向,高总,没完了是吧?又转过来了。

何总笑道:“高总,别绕了别绕了,我都晕了,你直说吧。”

不绕一绕,你们印象不够深刻嘛。

高振东一边想,一边说道:“坦克炮啊,滑膛炮,天生和导弹的定向管是类似的,用减装药把导弹打出去,导弹发动机再点火就行,哈哈哈。按照何总你现在105毫米的炮口径,这个口径的导弹能做不少事情了。”

日后,不论是老毛子的还是咱们自己的坦克和步兵战车上,都有这东西,步兵战车上那个也就是100毫米的口径。

罗总何总他们一听,诶,这真是个好办法啊,有戏。

还得是高总,别出心裁,却又简单实用,要说他搞的东西,高级的时候那是真高级,可是接地气的时候,绝对是原理简单到小孩都能想得到,但是又能解决问题。

罗总忍不住击节叫好:“妙!好办法!什么都不改动,就让坦克多了一种远程克敌制胜,支援步兵的法宝!好啊。”

何总顿时就心痒难耐了:“罗总师,高总师,要不,我们还是上反坦克导弹吧,高总这个办法一说,我这心里可就痒了。”

其他人也纷纷赞叹。

“诶,你说我怎么就想不到?”

“你要想得到,喏,那儿,高总师的位置等着你呢。”

“别,我还是再修炼修炼吧。”

“高总师这个办法还真是,你说简单吧,他是真简单,你说能想到不,反正我是没想到。”

看见大家兴奋的样子,高振东道:“不过现在的导弹不行,制导系统的高G承受力、小型化、多功能性都不行,而且现在可靠能用的反坦克导弹是使用线控的,这对于从炮口内发射来说,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缺点。”

最少也要等到激光制导成熟了才行,高振东把这半句话给吞回去了。

大家仔细想了想高振东这话,觉得有道理,现在的确是不适合搞炮射导弹。

虽然知道暂时还不行,但是罗总还是把“炮射导弹”这个东西纳入了下一代坦克的未来规划,并注明“伺机而动”,这是亮点,哪怕暂时搞不了,亮点也是要留住的。

何总则一脸的遗憾,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似的。

这个事情,就这么告一段落,至于高射机枪、并列机枪这些常规的东西,都没什么好说的。

值得一提的是,草原拖拉机厂的人自己讨论后,取消了航向机枪,原因很简单,影响防护,用处还不大。

特别是已经在规划步兵战车随坦克突击之后,这个东西就更是没什么用了。

硬火力之后,就是观瞄方面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日后“战场态势感知”这种时髦说法。

毫无疑问高振东很久前提出的不随炮动,独立的潜望镜式观瞄是不会改的,这东西好处太多了。

至于激光测距仪,高振东没提,这个时候,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还没造出来呢。

在他看来,现在能实现的各种测距手段中,对坦克来说,除了激光测距,其他都不行,激光测距仪恰好是日后二代坦克相关子项研制过程中,没出啥问题的装备之一,虽然出来得略晚,但是是跟上国际步伐的,自己就不多嘴了。

由此可见,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的话,我们可不比别人差。哪怕是在科研实力最落后的那段时间,激光技术,也是我们比较拿得出手的一项。

但是观瞄可不止这一点,双稳不用多说,一定会上的,至于用哪一种,待何总那儿的双稳初步方案出来了再定。

但是夜战用什么,是有分歧的。

是上红外大灯,还是微光夜视仪,一开始没有达成统一。

红外大灯缺点很明显,效果差,目标明显,优点嘛,也很明显,那就是技术简单,基本完全掌握,没有技术风险。

实际上据高振东所知,后来的二代坦克,用的还是这玩意。

而微光夜视仪嘛,效果好,缺点也有,但是比起红外大灯来说,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但是有一个缺点没有办法,高情商来说是技术不成熟,低情商来说是搞不懂。

高振东手上有线扫红外热像仪,但是现在他没法提出来,他还暂时确定不了这东西实用化的进程,总不能靠他在系统里重复提取吧,那可就真是要出问题了。

最终,大家商量之下,确定微光夜视仪作为规划目标,红外大灯做备份,没办法,条件有限。

到了防护这里,就一马平川了,没什么好说的,用关总的话来说:“我这里就好办了,高总师基本上把事情都干完了,我就是调优,但是基本的东西不会变了。”

车体采用592装甲钢作为基甲,外挂复合装甲块作为主装甲,爆反暂时不上,等到明确威胁增大后,再考虑加挂爆反。

炮塔采用592装甲钢焊接,外挂复合装甲块作为主装甲,爆反同上。

至于593铸造装甲钢,就用在5DL上面了,新坦克不用了。

软防护方面,装备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热烟雾发生器、烟幕弹发射器。

并装备集体三防系统,这个是唯一高振东没有帮忙的地方,但是这也是日后长期没解决的问题。

这样看来,我还挺重要?高振东想道。

对于这套方案,高振东只提了一个建议:炮塔顶甲上,要预留加装爆反装甲的螺栓接口。

这个建议大家都有点奇怪,那地方一般来说根本打不着啊。

高振东笑道:“正因为一般根本打不着,所以大家的天灵盖上都是没做防护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没准什么时候就有敌人看上这处弱点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一开始就考虑的话,防护面积和防护部位都能得到最大化的优化,这可比出了危胁临时加装要强多了。”

关总一听,连连点头:“这个问题还真有可能发生,那么明显的弱点大家不可能看不到,这和后方不同,我们在突击的时候,后方相对是难打一点的,但是顶甲没准就有办法。”

罗总笑道:“还是高总师看得长远,这个反正不费事,留下,留下。”

车体这块,高振东就没有多说了,这一块他的经验不太足,对于车体要多重多宽多高多长,单位压力多大,还得是实际搞这个东西的人才明白,最后定下来的指标和后来的二代坦克大差不差。

车体总体布局还是4人车组,草原拖拉机厂比后来的使用方要保守一些,使用方是正儿八经把自动装弹机给提出来并纳入规划的。然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没搞成。

发动机后置也是没有疑问的,就没有哪个正儿八经的装甲大国是把主战坦克的发动机放在前面的,实际上对于防护并没有什么暖用。

当然,也不是没有,有些菜鸡互啄的地方,就不讲究这个逻辑了,实际上发动机前置,多半是搞不定防护的权宜之计。

体型、火力、防护都定了,剩下就是机动。

机动指标是现成的,比如最大速度、越野速度、最大行程这些,基本上比上一代略有增加就行,草原拖拉机厂并没有太激进。

传动、悬挂和行走方面,草原钢铁厂还是激进了一把的,三液!行星变速箱!都上!

其实也不能叫激进,毕竟三液这东西吧,看起来是不难的,液压设备这东西,难的不是原理,同样,行星变速箱也就是一堆齿轮嘛。

对此高振东没有意见,反正要是真搞不出来,换回扭杆悬挂加液力减震也挺快的,这两个东西是现成的,替代行星变速箱的离合器变速箱技术也基本成熟。

再说了,有自己这只小蝴蝶,没准以前搞不出来的东西就搞出来了呢。

到了发动机,就有那么一点问题了。

新坦克指标上去了,重量肯定也是要上去的,重量上去了,发动机功率就得上去,但是现在的技术能力吧,发动机功率上去了,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就得上去,总之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加了还不一定能做出来。

虽然这是规划和预研,有时间去做新发动机的研究,可是发动机那边的人还是觉得没多大把握。

这很正常,别说现在了,就是几十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发动机这东西,是困扰基本全国各行各业的顽症,不止军用,民用也是,不止陆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